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简历 – 名人简历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1899年3月29日-1953年12月23日),苏联政治家,秘密警察首脑。贝利亚曾经是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长期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苏联内务部长的要职,手中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是苏联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的重要人物。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简介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1941年1月晋升国家安全总政委级,1945年7月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贝利亚系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即所谓的秘密警察头子),显赫一时,1953年6月被捕,同年12月23日即55年前的今天被枪决。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资料

姓名:拉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格鲁吉亚语:???????? ?????? ?? ?????, Lavrenti Pavles dze Beria    

俄文: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    

内务人民委员部 (NKVD)人民委员  

任期:1938年11月 – 1953年6月26日   

第格鲁吉亚共产党总书记任    

任期:1931 – 1938年8月    

出生: 1899年03月29日(1899-03-29)    

出生地点:俄罗斯帝国 阿布哈兹 Merkheuli    

逝世: 1953年12月23日 (54岁)    

逝世地点: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莫斯科   

国籍: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苏联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概述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1899年3月29日-1953年12月23日),苏联政治家,秘密警察首脑。贝利亚曾经是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长期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苏联内务部长的要职,手中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是苏联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的重要人物。   

从1938年到1953年他被枪毙的这15年间他屠杀了无数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逝世前后曾多次因“大清洗”是否错误地扩大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在党内威望甚高。在苏联解体后苏联政治局公布的内部档案中曾记载有人怀疑斯大林不是由于心脏病死亡,而是由于贝利亚杀死的。贝利亚当时已经察觉到斯大林将要对他下手,事先在斯大林的杯中放入了慢性毒药,两天后斯大林死亡。斯大林死后,1953年3月贝利亚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同年7月被捕,解除党政一切职务。后被指控“充当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和“进行反党和反国家的罪恶活动”。1953年12月23日被处决。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生平

早年

 贝利亚出生于格鲁吉亚阿布哈兹首府苏呼米附近的一座小镇,父母均是农民。从一所技校毕业之后,他于1917年3月在巴库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当时他正在学习工程学。(但是据称根据巴库苏联共产党的纪录,贝利亚实际上入党的时间是1919年,另有传言说贝利亚曾经先加入过红军,但是在1919年作了逃兵,不过这些说法均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撑) 
崛起    

贝利亚与斯大林及斯大林之女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1920年或1921年,贝利亚加入了契卡,苏联的第一支政治警察组织,克格勃的前身。    

1933年度假中的斯大林遇袭,在场的贝利亚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掩护了斯大林,刺客被当场打成马蜂窝。有人称这是贝利亚一手设计的,故事真实性缺少确凿证据。    

1938年,以三次莫斯科大审判和“图哈切夫斯基事件”为代表的“大清洗”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之前“叱咤风云”的叶若夫也成了没有用的人。1938年4月6日叶若夫兼任水运人民委员,内务部实际由贝利亚开始负责。当时内务部已经是一支拥有几个师和数十万保卫工作者的庞大军队,但由于叶若夫错误地枪决了大批优秀的驻外特工,对外情报网遭受重大破坏,但后来贝利亚重建了它。  1938年的苏共首脑,左起第一人即贝利亚   

贝利亚在卫国战争所做出的贡献被后来的官方故意遗忘。他曾是战时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国防委员会成员,其任务从情报、外交到组织修造防御工事、工厂后撤和武器生产等。莫斯科保卫战时期,他寸步不离斯大林。贝利亚超群的工作能力使其在几年之间就成为政治局委员,战后成为元帅,地位仅次于斯大林。他在主持秘密警察工作期间,解决了斯大林的心病——托洛茨基。但在1941年后,斯大林不再让其插手国安事务。二战后,抢夺德国专家和研发核武器等首要任务,均由贝利亚负责。 

失势

 1952年10月的苏共十九大上,斯大林批评了贝利亚、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扬和卡冈诺维奇。  赫鲁晓夫、贝利亚、日丹诺夫在斯大林葬礼上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死亡,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三驾马车”开始执政。贝利亚首先跨出了反对斯大林主义的第一步,释放数百万政治犯,立即停止了全苏的反犹行动,为莫斯科医生集团案平反,改变对南斯拉夫政策,对内乱中的东德不采取武力干涉,并开始市场化尝试。然而苏联国内的赫鲁晓夫-柯西金、马林科夫-莫洛托夫、伏罗西洛夫-朱可夫几派势力已经把矛头对向了这位“斯大林的盖世太保头子”……   

1953年6月26日,贝利亚在受政治局谴责后被捕,苏斯洛夫在《真理报》发表《党、政府、苏联人民牢不可破的团结》社论。12月24日,贝利亚被秘密枪决,罪名是:“背叛祖国(英国特务),为外国资本家卖力,纠集仇视苏维埃国家的叛徒阴谋团伙,妄图夺取国家政权,推翻工农苏维埃制度,复辟资本主义和重建资本家的国家。”   

贝利亚的母亲、岳母、妻子、妹妹和儿子等20人被流放。   

“大清洗”    

苏联官方当年说,贝利亚要对苏联历史上的大规模镇压负主要责任。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谈到20世纪30年代苏 联的“大清洗”时说:“在捏造种种卑鄙可耻事件的时候,起着最卑鄙作用的是贝利亚,他是受斯大林信任的一个党的凶恶敌人”、“这个坏蛋是踏着无数尸体走在梯子上步步上升的”。苏共中央1956年6月30日《关于克服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决议说:在贝利亚“窃取了国家保安机关的领导地位之后”,“苏维埃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发生了大规模的镇压”。这样,就把苏联“大清洗”的罪责主要加在贝利亚头上。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众所周知,苏联负责肃反的内务(保安)机关,先后更换了好几任领导人。最早是捷尔任斯基,1934-1936年是雅哥达,1936-1938年是叶若夫,1938年12月以后才是贝利亚。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主要发生在30年代中期,尤其是1936-1938年,即雅哥达和叶若夫的任期之内。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也说: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被刺以后,违反社会主义法制的大规模镇压和残酷行动就开始了 ”;“1936年以后,大规模镇压行动发展到可怕的程度”,“被捕的人数增加到十倍之多”;“就1937年的卑劣手段而言,叶若夫应受谴责”。可见,“大清洗”的高潮并不是发生在贝利亚的任期之内。   

贝利亚是1938年7月被任命为叶若夫的副手,担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的。同年12月,他才取代叶若夫,担任内务人民委员。如果说,叶若夫取代雅哥达标志着“大清洗”运动空前加剧的话,那么,贝利亚取代叶若夫却预示着“大清洗”运动开始刹车。事实是,贝利亚在缓和“大清洗”运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说:“大量逮捕的浪潮在1939年开始后退。”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对此作了具体描述,说贝利亚从格鲁吉亚调到莫斯科,在内务机关任职之后,常对他(赫鲁晓夫)说:“这里发生的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正在到处抓人和关人,甚至包括一些省委书记。整个事情搞得太过头了。我们必须及早停止它,免得太迟了。”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还说:1939年2月,联共(布)中央召开全会,“讨论一个谴责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过火行为和滥用职权的决议案。过去三年来一直盛行着的恐怖得以有所缓和,一般都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贝利亚的影响。人们得出结论,认为贝利亚在接任人民委员后曾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做法进行过一次调查,然后说服了斯大林,请他批准一系列建议”。也就是说,贝利亚上任后,“大清洗”运动开始刹车了。   

关于贝利亚在缓和“大清洗”方面的积极作用,还有不少材料可资证明。瑞典的霍姆伯格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和平的反革命》一书中说:“ 早在1939年,人们就看到贝利亚在《真理报》和《消息报》上发表多篇文章,他积极协助在清洗中被不公正地开除出党的数以万计的人恢复党籍,他还拯救了数以千计的人免于无辜坐牢和流放。” 著名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让历史来审判》一书中说:贝利亚上任后,“大规模的镇压暂时停止了。内务人民委员部机构已经准备好了的几十万个案件暂时被搁置在一边,而这些案件本会使几十万人遭到逮捕和枪杀”。该书接着说,当时贝利亚还进行局部平反工作,首先被平反的是红军的一些指挥员,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了卫国战争的英雄,如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一些科学家也被平反了,如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许多党、苏维埃和共青团的干部也得以平反。俄学者姆列钦在苏联解体后出版的《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一书中说,仅1939年“从劳改营释放了223600人,从教养营释放了103800人”。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推行改革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出现严峻的形势,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迅速暴露出来,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当时,苏共领导集团的多数成员都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赫鲁晓夫在夺取苏联党政大权之后也顺应民心,从批判个人迷信和平反冤假错案入手,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然而,当时最先和最清楚地看到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最早起来推进改革的人,恰恰是贝利亚。当时,贝利亚不仅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改革,而且在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许多改革主张。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反对个人迷信

 1953年6月10日,《真理报》发表一篇未署名的文章,题为《共产党是苏联人民的指导力量和领导力量》。文章指责个人迷信是“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批评个人迷信“直到最近仍在宣传工作中”传播。这是苏联开始反对个人迷信的最早征兆,而这篇文章的发表显然和贝利亚有关。据1953年7月苏共中央全会的解密文件透露,米高扬当时在会上发言指责贝利亚说:“斯大林同志刚刚去世,贝利亚就激烈地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这说明,贝利亚恰恰是最早提出反对个人迷信的苏联领导人,而赫鲁晓夫正式批判个人迷信是在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实行大赦

在贝利亚的积极推动下,离斯大林逝世还不到1个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便在1953年3月27日颁布大赦令,大批释放那些“对国家并不构成重大危险”的罪犯。结果,有120万人被释放,40万人的案子也被停止侦察。这次大赦无疑是震动社会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头,随后几年苏联又两次宣布实行大赦。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反冤假错案

斯大林逝世后,贝利亚立即建立4套班子,分别对斯大林晚年的几个重大案件进行审查。1953年4月4日,苏联内务部发表通告,宣布为“医生案件”平反,释放了被冤枉的9名医生,恢复了他们的名誉。当天,贝利亚签署一个命令,指责内务机关的侦查工作存在粗暴践踏法律现象,要求禁止对犯人使用暴力和体罚,销毁一切刑具。随后,贝利亚又为“明格勒尔案件”平反,释放了为此被捕的一批格鲁吉亚领导人,恢复了他们的名誉。贝利亚还为其他许多人平了反。例如,二战以后因“克里米亚案件”被捕的莫洛托夫的夫人,被从集中营直接送到莫斯科,由贝利亚亲自交给了莫洛托夫。所以,苏联的平反运动实际上是由贝利亚开始的。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提出改革主张

除了大赦和平反之外,贝利亚还提出其他许多改革主张。例如,贝利亚主张缩减军费,用于发展经济;主张实行党政分开, 工业农业等经济问题要让政府去管,党的机关不要插手多管;主张扩大集体农庄庄员的宅旁园地;主张扩大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多使用地方民族干部,不要到处派俄罗斯族干部当第一把手,搞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又如,鉴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比较紧张,同南斯拉夫的关系完全破裂,贝利亚主张对东欧国家实行“和缓”政策,特别是要恢复和改善同南斯拉夫联盟的关系。贝利亚的这些主张,实际上比赫鲁晓夫后来采取的改革措施早了好几年。所以有人说,贝利亚在苏联历史上有权被称为“改革的先驱者”。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死亡之谜

 50年代初,逮捕、审判和处决贝利亚的事件。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参与领导苏联大清洗运动的贝利亚任苏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内务部长等要职,成为苏联党和政府调整政策和为冤假错案平反的障碍。同年6月18日,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大多数成员的赞同 下逮捕了贝利亚及其亲信,并改组了内务部。同时,苏最高苏维埃撤销了贝利亚的领导职务,决定将其案件提交法院审理。7月初苏共中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马林科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作的关于贝利亚“为了外国资本的利益破坏苏维埃国家,阴谋把苏联内务部放在苏联政府和共产党之上的反党反国家罪行”报告后,将其开除出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共产党。当年12月18—23日,苏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等人的刑事案件。 确定他犯有反对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情报机关勾结进行阴谋活动,道德极其堕落,对“忠实于共产 党和苏联各族人民的政治活动家进行恐怖迫害”等罪行,判处贝利亚等7人死刑并于23日被处决。 真相利亚是斯大林时代政治清洗计划的重要执行者。斯大林去世后,贝利亚担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改组后的内务部部长,在党内已跃升为第二号人物。关于他的死因,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他被逮捕审判后被秘密处决 苏联官方正式报道,1953年6月26日,贝利亚在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被当场逮捕。但他被捕后的具体情况和此后的命运始终不清不白。有关当事人对当时逮捕贝利亚的情景只是略有披露,却很具戏剧性和传奇。赫鲁晓夫回忆说,就在贝利亚欲伸手去皮包里掏手枪那千钧一发之际,他手疾眼快、奋不顾身地上去一把抓住了贝利亚的手。朱可夫元帅断言,他亲口厉声命令贝利亚举起双手,然后狠狠地揍了他几下。贝利亚先是被押送到莫斯科卫戍部队拘留所,紧接着又被转往莫斯科军区的一个防空洞。 7月2日至7日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开始正式清算贝利亚的“罪行”。 12月18日开始对贝利亚进行秘密审判。在科涅夫元帅主持下,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于特别法庭认定贝利亚犯有叛国罪、组织反苏维埃小组罪、实施恐怖行动罪和强奸罪,为此对其判处死刑,并于同年12月23日执行。 另一种说片是审判前即已处决,出庭受审的是替身 事实上早在赫鲁晓夫在世时,上述官方说法就已受到强烈质疑。而这些质疑如今又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当有关人士打开那尘封已久的档案资料后发现,当初对贝利亚长达半年的拘押、侦讯和审判,直到最后对他执行枪决竟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和一个镜头,也没有医生在枪决令上的亲笔签名。相反,对贝利亚上述6名亲信审判和执行枪决的有关文件上医生的签名都赫然在目。这6个人尸体火化的记录至今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而唯独不见贝利亚尸体的火化记录。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1953年12月23日对贝利亚执行死刑的这一天在苏联历年的日历和历史课本上也都没有任何记载。据此,某些研究家们大胆地提出了如下假设:早在审判前,贝利亚即已被处决,而出庭受审的则是他的替身。其根据是:贝利亚审讯记录注明的最晚日期是1953年7月末至8月初,从此之后便再无任何文字记载。专家们说,此时距12月大审判还有4个月时间。苏联当局有足够的时间去为贝利亚物色替身。 第三种说法是赫鲁晓夫现身说法 赫鲁晓夫后来对外国记者说,贝利亚在斯大林时代是非同小可的人物。由于掌握秘密警察,所以实际上成为第二把手。但是斯大林的接班人是马林科夫。斯大林死后,那些苏联领导人都很怕贝利亚。特别是马林科夫。于是赫鲁晓夫出来和马林科夫布置除掉贝利亚。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赫鲁晓夫突然发难,给贝利亚按上一系列可怕的罪名。贝利亚一听立即扑向自己的皮包,里面有他的手枪,这是他的特权。这是在隔壁房间的以朱可夫为首的几个苏联元帅立刻冲了进来,制服了贝利亚。把他带到隔壁房间里立刻处决了。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 –
评价

苏联没有人对贝利亚有好感,有人评价其像魔鬼一样善变,关于他道德败坏的故事数不胜数,斯大林的女儿甚至哀求把他从身边赶走,但斯大林喜欢这位忠心耿耿的仆从。超人的工作能力使其在担任国安工作时一改前期肃反时的作风,在其领导下的肃反工作学会了尊重苏维埃的司法程序,大面积抓捕变成了高效定点清除,同时干净利索地解决了托洛茨基,除掉了斯大林的心头大患。    

贝利亚曾有一句名言:“当我们布尔什维克想要做成一件事,我们会对其他的一切都不顾。”斯大林在很长时间内都对其颇为器重,贝利亚也一升再升。党内的干部则像害怕斯大林一样害怕贝利亚,害怕清洗的厄运落在自己头上。斯大林死后,贝利亚迅速在党内被打倒,斯大林去世不到一年,贝利亚便被枪决,并在此后,贝利亚的种种恶行被揭露,苏联开动宣传机器迅速将其塑造成人民的叛徒。 



Posted

in

by

Comment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