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昌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8 11:12:12

陈乃昌

陈乃昌(1910.11~2004.06),男,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新岭村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顾问、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华侨委员会原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一届、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第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享受国家机关副部长级待遇、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曾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九三学社工作。

人物生平

陈乃昌,别名罗光,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新岭村人,1910年1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

1924年~1927年在福建厦门集美师范求学,其间在中共广东区党委和共青团区委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陈乃昌和罗明、邱泮林、刘端生、罗扬才、李觉民、罗良厚等人一起,在集美学校秘密建立和发展国民党左派组织,为了保密,对外称“福建青年协进社”,并创办《星火周报》,这是一个拥护国共合作、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政治社团。该组织成立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在集美学校发展了来自福建、广西两省20个县市的130多位会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发挥星火燎原的作用。

1927年厦门集美师范学校毕业,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者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在厦门、上海、南京从事学生运动。

1928年起分别在上海大陆大学和中共厦门市委工作。

1931年从上海调到北平从事党的赤色工会工作。同年冬,在中共北平市委邹中健同志的领导下,兼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参加北平“左联”沙滩小组活动。同年,在一次从东单到西单的示威游行中担任秘密总指挥。在北平“左联”工作约半年,后奉调仍继续专任党的赤色工会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年间,任《大公报》特约记者,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宣传组长,中央银行专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第三厅对敌伪宣传主任兼孩子剧团指导员,在周恩来同志的单线领导下,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对国民党上层有关人员的统战工作。

抗战胜利后,他遵奉在上海“坚持隐蔽的工作方针”,机警沉着进行活动,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5年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先后兼任上海大夏大学、复旦大学、震旦大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同时参加组建九三学社工作。

上海解放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军管会房地产管理处(后改为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处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委员,妥善保护敌伪汉奸逆产及金银珠宝归人民,协助查明修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1953年后,任民建中央宣教处处长。

1954年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处长。

1960年担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主任。

1961年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工作,任研究员。

1981年担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顾问。

1985年享受国家机关副部长级待遇,1993年12月离开工作岗位,1999年享受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

陈乃昌是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华侨委员会委员。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曾屡次赴香港联系港、澳、台和华侨工作。

陈乃昌因病于2004年6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陈乃昌病重期间及去世后,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贺国强、成思危、罗豪才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个人作品

著有《追随周恩来的岁月》一(1938-1945年),并主编《陈嘉庚》一书,写成了《周恩来谈陈嘉庚先生的最后岁月》、《相见五十七年前———纪念郭沫若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等富于史料价值的论著,91岁高龄时又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话》一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